您的位置: 首页 >> 诗文赏析

《静 夜 思》赏析

发布时间:2013年3月1日 15:58      点击量:406

静  夜  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祈】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抒写乡情的篇章。李白的《静夜思》,是这类诗歌中最为人们所熟悉所传诵的一首。

《静夜思》这首诗,能为文化教养最低的人所理解,所接受,所喜爱。这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归于它语言的明白晓畅外,还应该与诗的内容有关。短短二十个字,明白如话,何以具有如此广泛的艺术感染作用?它所抒写的乡情又有什么特点?分析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引动乡情的具体环境和具体过程来看。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遇到的普普通通的月夜。月亮,千秋常明,光照万里,是一个永恒而普遍地存在着的自然物,月光又具有柔和清幽的特点,因而,在宁静的月夜里,人们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同时,又飞越时间,想起早先在故乡的明月下经历过的生活情景,这就产生了思乡之情。《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当着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许多人都曾亲自体验过,这就形成了《静夜思》能为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从乡情的内容来看。当一个人在思念故乡的时候,其乡情总是具体的,有个人特点的,比如,他此刻怀念故乡的什么人,什么东西,什么景物,他想起了在故乡发生过的什么事情,他是怎样把眼前情景与故乡生活联系起来的,等等。李自在静夜里对月思乡的时候,其乡情也一定有这样那样的具体内容,比如,我们可以设想,诗人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梦醒过来,望着一轮明月,产生了乡思,说不定,他刚才做的正是个思乡的梦,醒来后“思故乡”,便是回味梦中之事。可是,这些内容在诗中一点没有反映出来,诗人只是点出“思故乡”三个字罢了,正如沈德潜所评:“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然而,正因为诗人没有把他的乡思说尽,才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充分余地。不同的人,尽可以用自己不问的生活体验去填补它,把它具体化。诗,在这里只起着提示和诱发的作用。这样,诗也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发生的感情上的隔膜,而在群众中获得了广泛的适应性。

再次,从乡情的分量看。《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非但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在《静夜思》中看不到,就是游子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夜深时分,诗人乍一看到月光,怀疑是霜。那么,此刻诗人心头应该是充满着冷清萧瑟之感。但是,诗人并不着意表现这种心理感受,所以,读者如不经心也体会不出来。这又如清人徐增所评:“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它所抒发的乡情,就象诗中那弥漫于天上地下的月光一样,轻盈似纱,清淡如水。这种感情,以柔美、温和为特征,它内含的感情力度极小,自然也不会引起一般读者的强烈激动。然而,恰恰是这一点,使它与普通人的感情活动相互合拍了。因为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处在正常的境遇中,其感情活动(当然也包括对故乡的感情)并不是强烈的冲动,并不是大喜大恸,长歌痛哭(大喜者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大恸者如李白自己的《宣城见杜鹃花》,详另篇),而多半带着轻柔、温和的调子。这可以叫做人的感情活动的平凡生活色彩。《静夜思》所抒写的乡情,正是一种显示了平凡生活色彩的感情,这就造成了它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客观感情基础。当这种共鸣出现的时候,人们并不感到心灵的强烈震撼,而只是心弦被轻微地拨动了一下,在一瞬间感受到了乡情在自己心灵深处及周围人们身上的存在,从而引起一种熨贴的、和谐的美感,人的精神就得到了满足。《静夜思》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这种力度极小的感情波动;适应了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它就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这首诗的情调之所以如此轻淡,可能与诗人特定时期的生活境况有关,它应该是产生在诗人生活比较安适、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我们虽然难于确知它作于何时,但想来大体应是早期之作。这只要与李白晚岁的思乡之作加以比较,那格调的不同就看得很清楚了。